
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成分复杂、污染负荷极高的废水,其有效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。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,传统处理工艺逐渐难以满足达标排放需求。近年来,将氨氧化、厌氧反应与 MBR 膜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技术应运而生,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垃圾渗滤液特性与传统处理困境
垃圾渗滤液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、氨氮、重金属以及多种难降解物质,其化学需氧量(COD)常高达数千甚至数万 mg/L,氨氮浓度也可在 2000 - 8000mg/L 区间波动。由于垃圾成分的多样性和填埋时间的不同,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
大。传统处理工艺如单纯的厌氧或好氧处理,难以应对渗滤液的高污染负荷与复杂成分。例如,常规厌氧反应器虽能去除部分有机物,但对氨氮处理效果有限;而好氧处理面临着高能耗、污泥产量大以及在高氨氮环境下微生物易受抑制等问题,导致处理后出水难以稳定达标。
氨氧化、厌氧反应与 MBR 膜工艺原理
氨氧化工艺
氨氧化是在氨氧化细菌(AOB)的作用下,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氮的过程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,精准控制溶解氧(DO)、pH 值等条件,可使氨氧化过程稳定发生,实现短程硝化,避免亚硝酸盐氮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,从而为后续厌氧氨氧化创造有利条件。适宜的 DO 浓度一般控制在 0.5 - 2mg/L,pH 维持在 7.5 - 8.5,此条件下 AOB 活性较高,能高效积累亚硝酸盐氮,为厌氧氨氧化提供电子受体。
厌氧反应工艺
厌氧反应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,将垃圾渗滤液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,进而转化为甲烷、二氧化碳等。常见的厌氧反应器如升流式厌氧污泥床(UASB)、厌氧折流板反应器(ABR)等,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广泛应用。在厌氧环境下,水解酸化菌先将复杂有机物水解为脂肪酸、醇类等小分子物质,产甲烷菌再将其转化为甲烷。厌氧反应不仅能有效降低渗滤液的有机负荷,还能产生沼气可作为能源回收利用,降低处理成本。
MBR 膜工艺
MBR 膜工艺即膜生物反应器,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,膜组件(如中空纤维膜、平板膜)对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,能高效截留微生物、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等。MBR 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、出水水质好、污泥产量低等优点。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反应器内可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,增强系统对污染物的分解能力,同时有效防止微生物流失,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性。
协同工艺处理流程与优势
处理流程
垃圾渗滤液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器,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,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化,降低了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机负荷。厌氧出水进入氨氧化反应单元,通过控制反应条件,实现氨氮向亚硝酸盐氮的转化。随后,含有亚硝酸盐氮和未完全去除氨氮的废水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,厌氧氨氧化菌利用亚硝酸盐氮将氨氮直接转化为氮气,实现高效脱氮。经过厌氧和氨氧化处理后的污水,虽大部分氮和部分有机物已去除,但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,此时进入 MBR 系统。在 MBR 池中,好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剩余有机物,同时进行硝化反应,膜组件对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,确保*终出水水质达标。
协同工艺优势
- 高效脱氮: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引入,无需外加碳源即可实现高效脱氮,与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相比,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。结合氨氧化与厌氧氨氧化的短程脱氮路径,总氮去除率可高达 80% 以上。
- 降低能耗:厌氧反应阶段产生沼气可回收利用,减少了外部能源消耗;MBR 膜工艺因能维持高微生物浓度,可在较低曝气强度下运行,降低了曝气能耗。整个协同工艺相比传统好氧处理,能耗可降低 50% - 60%。
- 稳定水质:MBR 膜的高效截留作用,有效保障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,对悬浮物、微生物和难降解有机物等去除效果显著,出水水质远优于传统工艺,能更好地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。
- 减少污泥产量:厌氧反应产生的剩余污泥量较少,MBR 系统由于微生物浓度高、食物链长,污泥产率低,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,污泥产量可减少 30% - 50%,降低了污泥处理成本和环境风险。
工程应用案例分析
某垃圾填埋场采用氨氧化 - 厌氧反应 - MBR 膜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。该填埋场渗滤液原水 COD 浓度高达 50000mg/L,氨氮浓度为 5000mg/L。经过厌氧反应器处理后,COD 降至 10000mg/L 左右。在氨氧化单元,通过精确控制工艺参数,成功实现短程硝化,亚硝酸盐氮积累率稳定在 70% 以上。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运行稳定后,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显著,氨氮去除率达到 85%,总氮去除率达 80%。*终经过 MBR 系统处理,出水 COD 降至 100mg/L 以下,氨氮降至 15mg/L 以下,总氮降至 50mg/L 以下,完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。该项目运行成本较之前采用的传统工艺降低了约 40%,且处理系统运行稳定,未出现明显的水质波动和设备故障。
结论与展望
氨氧化、厌氧反应与 MBR 膜工艺协同处理垃圾渗滤液,充分发挥了各工艺的优势,在高效去除有机物和氮污染物、降低能耗、稳定水质等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。随着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的持续创新,未来该协同工艺有望在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:开发更高效的氨氧化和厌氧氨氧化微生物菌种,提高反应速率和处理效率;优化 MBR 膜材料与结构,降低膜污染风险,延长膜使用寿命;进一步整合工艺,实现智能化控制,根据渗滤液水质水量实时调整运行参数,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,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提供更经济、高效、可持续的解决方案。